[🎉🎉🎉心書分享x聖誕新年贈書活動🎉🎉🎉]
感謝方言文化企劃的邀請,
有機會可以試閱《做人要好心,不是好欺負》。
書本這裡買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08928
在臨床工作,很常見到待人處事盡力作好的人們,嘗試存好心、做好事、說好話,在自己與他人需求之間經常先犧牲自己,為他人付出,但最終卻身心疲憊又不得他人感謝,甚至多做多錯,遭到他人批評指責,最後對他人與世界感到灰心,變得憂鬱又無助,或是憤世嫉俗不想再當好人。
這真的好可惜。原本是希望讓自已與他人更好,也努力嘗試,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會演變至此呢?
「無止境犧牲,終究沒人會心疼!」書底的一句話,字字刺入心坎。
《做人要好心,不是好欺負》書中,透過日本臨床心理士*褚方俊雄精闢又生活化的語句,帶著想要做好人、卻總不得好報的人們一起反思:什麼是好人?自認成熟、受尊重,總是把他人壓榨合理化?卻總是讓自己成為自己故事中的配角,將他人當作主角?
好人們的身上彷彿被道德枷鎖、害怕被他人討厭的恐懼緊緊綑綁,無法呈現自己,也無法享受人生。作者希望透過文字,幫助好人們接納真實自我,找回自己的人生,避開不必要的紛擾。可以當個「夠好」的人,真心實意過人生。
🌸先睹為快:好人的十大特徵
1️⃣總是很疲倦,做事瞻前顧後
2️⃣身體不好,大多自律神經失調
3️⃣深怕被人討厭
4️⃣「加油」、「忍耐」、「以聖人君子為榜樣」
5️⃣「你決定就好」,習慣扮演配角
6️⃣放棄思考,總是「沒意見」
7️⃣優柔寡斷,小事情也慌慌張張
8️⃣只想等問題被解決,不想解決問題
9️⃣受不了獨處,渴望找人依靠
🔟有一堆「一定要做的事情」
🌸七大破解步驟:快從好人生涯畢業吧!
1️⃣放下「非做不可」的守則
2️⃣平衡人生,努力80%就好
3️⃣活化副交感神經,學習紓壓法
4️⃣說出意見,為自己作主
5️⃣放慢腳步,重使喜怒哀樂的感動
6️⃣接受自身缺點,坦率自然受歡迎
7️⃣給自己多點肯定,人生更愜意
看完自己也有諸多省思,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:「我們若能接納自己,心中就會洋溢著幸福感,漸漸地不再把自我放在生命的中心,能夠去祝福他人,想做一些在自己身後能夠造福後世的事情。」
文、圖/洪千惠臨床心理師
*臨床心理士為日本資格制度名稱,臺灣國考制度的心理師分為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。謝謝友人提醒說明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分享簡短心得後,要來贈書活動啦!
想要得到《做人要好心,不是好欺負》這本書,請完成3項任務!
1️⃣在<洪千惠心理師-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>臉書專頁公開按讚
2️⃣按讚並公開分享本篇貼文
3️⃣在本篇貼文留言或tag一位朋友👩👱♂️寫下:《做人要好心,不是好欺負》或《我想當好人,當個夠好的人》或《我想真心實意過人生》。
🕗會在12/31(一) 20:00抽出兩名幸運得主贈送此書喔!
🥳預祝大家新年快樂~看新書,過好年~
❤️地址限台澎金馬地區,由出版社寄出。
🧡12/31會在貼文公告tag獲贈者~再請私訊提供姓名、收件地址、連絡電話。
💛1/3(四)23:59前未回覆者就重新抽出幸運者喔!
💚本專頁保有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,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專頁,請體諒不另行通知。